三国时期的关羽若当真归顺曹操,在曹魏阵营中的将领排名跻身前十应当不成问题,但若断言他能位居第一则显得过于牵强。这就像马超、黄忠、魏延无论如何都无法超越关羽、张飞在刘备集团的地位一样,夏侯惇、曹仁乃至夏侯渊、曹洪等人在曹操心中的分量同样不可动摇。作为曹操最倚重的将领,夏侯惇长期随侍在侧参与军国大计;曹仁坐镇荆州要地,夏侯渊独当汉中防务,连名将张郃都只能担任副手。在此格局下,关羽若能位列夏侯惇、曹仁之后排名第三,已属超乎预期的优厚待遇。
让我们从演义与正史两个维度具体分析关羽在曹营的可能地位。
《三国演义》中的武力对比显示:民间流传的一吕二赵三典韦,四关五马六张飞排名中,关羽武力值逊于典韦。若其投曹,典韦当居首位,关羽至多第二。细究其交战记录:徐州之战时,关羽虽能力敌张辽,但在下邳城外与夏侯惇的交锋中,虽击退徐晃、许褚联攻,却始终无法突破夏侯惇的防线,最终被困土山。所谓十余合败夏侯惇实为诱敌之计,后续五关斩将时两人再度交手十余合未分高下,足见二人武力在伯仲之间。樊城战役中,关羽先与庞德百回合战平,再战五十回合反遭箭伤左臂,若非关平及时救援恐将殒命。而所谓斩庞德实为水淹七军后的围剿,庞德是因舟覆被擒而非战败。这些细节表明关羽武力在曹营难称顶尖。
展开剩余40%综合演义记载,考虑信任度因素后,庞德因实战表现应居首位,夏侯惇次之,张辽(或曹仁)第三,关羽至多位列第四。
正史中的评价更为严苛:夏侯惇在曹魏的地位堪比关羽在蜀汉,虽屡遭败绩却始终受宠。曹仁的统军才能与张辽的智勇双全皆胜过关羽——樊城之战中徐晃将关羽战术完全压制,庞德更在正史记载中箭射关羽额部。若以综合素质论,五子良将中除投降的于禁外,夏侯惇、曹仁、张辽、徐晃、乐进、张郃均优于关羽,加上曾伤过关羽的庞德,关羽在曹营的真实排名可能滑落至第八位。
值得注意的是,曹操对降将的任用向来谨慎。即便厚待关羽,赐予汉寿亭侯爵位、赠予赤兔马,但核心权力始终掌握在夏侯、曹氏宗亲手中。关羽傲慢的性格与曹操多疑的秉性也难以长期相容,这点从关羽最终挂印封金、千里走单骑的结局可见端倪。因此,即便不考虑后来发生的襄樊战役,关羽在曹营的发展上限也注定难以超越曹操的嫡系将领,其历史地位更多取决于在蜀汉阵营的特殊性而非绝对实力。
发布于:天津市正规股票配资官网网址,股票配资平台安全,杠杆炒股在哪里申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