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宿山寺
唐·李白
危楼高百尺,手可摘星辰。
不敢高声语,恐惊天上人。
此诗里的“山寺”,指的是湖北省黄梅县蔡山镇蔡山峰顶山的江心寺,现名蔡山寺。寺庙系唐初尉迟恭修建,古寺正殿的大梁上曾书有“贞观八年(公元634年)尉迟恭敬修”的字迹。
送灵澈上人
唐·刘长卿
苍苍竹林寺,杳杳钟声晚。
荷笠带斜阳,青山独归远。
竹林寺,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南山风景区。始建于公元4世纪,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。旧址峰峦起伏,竹木繁茂,古称竹林寺。现为镇江寺尚未开放的旅游名胜。
遗爱寺
唐·白居易
弄石临溪坐,寻花绕寺行。
时时闻鸟语,处处是泉声。
遗爱寺,位于江西省庐山香炉峰下。旧址已废。
自菩提步月归广化寺
宋·欧阳修
春岩瀑泉响,夜久山已寂。
明月净松林,千峰同一色。
广化寺,位于河南省洛阳市龙门村西的山岗上,建于唐肃宗乾元元年(公元758年)。
送僧游龙门香山寺
唐·齐己
君到香山寺,探幽莫损神。
且寻风雅主,细看乐天真。
香山寺,位于河南省洛阳城南香山(龙门东山)上,紧邻龙门石窟。香山寺原为印度高僧地婆诃罗墓塔院,武周时期扩建为寺院,并敕名为“香山寺”。唐代香山寺仅存瓦砾,现香山寺为清代所建,二者地理位置并不相同。
枫桥夜泊
唐·张继
月落乌啼霜满天,江枫渔火对愁眠。
姑苏城外寒山寺,夜半钟声到客船。
寒山寺,在今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西枫桥镇,始建于南朝梁代。相传因唐代僧人寒山、拾得曾住此而得名。寒山寺曾经数次重建,现在的寺宇,为太平天国以后新建。寺钟在日本侵华战争中,被日本人掠走,下落不明。
江南春
唐·杜牧
千里莺啼绿映红,水村山郭酒旗风。
南朝四百八十寺,多少楼台烟雨中。
四百八十寺,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,在京城(今南京市)大建佛寺。这里说四百八十寺,是虚数。
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
宋·杨万里
毕竟西湖六月中,风光不与四时同。
接天莲叶无穷碧,映日荷花别样红。
净慈寺,全名“净慈报恩光孝禅寺”,与灵隐寺为杭州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。净慈寺,又名净慈禅寺,位于杭州市西湖南岸南屏山慧日峰下,始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元年(公元954年),乃吴越王钱谬为永明禅师所建,原名慧日永明院,已逾千年。
大林寺桃花
唐·白居易
人间四月芳菲尽,山寺桃花始盛开。
长恨春归无觅处,不知转入此中来。
大林寺,在江西庐山香炉峰,相传为晋代僧人昙诜所建,为中国佛教胜地之一。而今大林寺已难寻觅,但白居易咏诗的花径犹在。
题鹤林寺僧舍
唐·李涉
终日昏昏醉梦间,忽闻春尽强登山。
因过竹院逢僧话,偷得浮生半日闲。
鹤林寺,旧名竹林寺,江苏省镇江市南郊最古老、寺院规模最大,古迹、典故最多的寺院。位于镇江黄鹤山麓,创建于东晋元帝大兴四年(公元321年),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。
宿甘露寺僧舍
宋·曾公亮
枕中云气千峰近,床底松声万壑哀。
要看银山拍天浪,开窗放入大江来。
甘露寺,位于江苏省镇江市长江之滨的北固山上。寺建于唐文宗大和年间,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重建。北固山下临长江,当时江阔十余里。相传建寺时露水适降,因而得名。
宿白马寺
唐·张继
白马驮经事已空,断碑残刹见遗踪。
萧萧茅屋秋风起,一夜雨声羁思浓。
白马寺,位于今河南洛阳城东十二公里处。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(公元68年),是我国最早的一座官办佛寺。
宿灵鹫禅寺
宋·杨万里
初疑夜雨忽朝晴,乃是山泉终夜鸣。
流到前溪无半语,在山做得许多声。
灵鹫禅寺,又名宝积善院。位于江西省广丰县永丰镇东北36里的社后乡灵鹫山下。僧明道、智开创建于唐元和年间(公元806-820年)。宋、明、清几经废兴,规模达9栋13厅,寺僧百余人。现主要建筑有天王殿、大雄宝殿、观音殿、斋堂、寮房等。有僧驻锡。曾被列为江西省14座重点佛教古寺之一。
吉祥寺赏牡丹
宋·苏轼
人老簪花不自羞,花应羞上老人头。
醉归扶路人应笑,十里珠帘半上钩。
吉祥寺,在今浙江省杭州市,建于宋乾德三年(公元965年),光禄大夫、检校睦州刺史薛温舍地为寺。旧传寺地广袤,内植有大量的牡丹,名人巨公皆往游赏。旧寺已废,现建为仙林苑住宅小区。
闲居寄端及重阳
唐·韦应物
山明野寺曙钟微,雪满幽林人迹稀。
闲居寥落生高兴,无事风尘独不归。
诗中的“寺”,指善福寺,在长安西郊沣水沿岸(现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)。旧址已废。
题破山寺后禅院
唐·常建
清晨入古寺,初日照高林。
曲径通幽处,禅房花木深。
山光悦鸟性,潭影空人心。
万籁此都寂,但余钟磬音。
破山寺,即兴福寺,在今江苏常熟市西北虞山上。南朝齐邑人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所建。因寺在破龙涧旁,故又称“破山寺”。
过香积寺
唐·王维
不知香积寺,数里入云峰。
古木无人径,深山何处钟。
泉声咽危石,日色冷青松。
薄暮空潭曲,安禅制毒龙。
香积寺,唐代著名寺院,有争议。一说香积寺在长安县(今陕西省西安市)南神禾原上,故址已废。一说在河南汝州,今风穴寺,唐时称香积寺。
题大禹寺义公禅房
唐·孟浩然
义公习禅寂,结宇依空林。
户外一峰秀,阶前众壑深。
夕阳连雨足,空翠落庭阴。
看取莲花净,应知不染心。
大禹寺,在今浙江绍兴会稽山上。浙江绍兴的会稽山,历史文化积淀深厚,也是大禹陵、庙、祠的所在地。今绍兴禹庙始建于梁大同十一年,历代多次重建,现在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建筑规模和风格,是祭祀大禹的圣地。
题扬州禅智寺
唐·杜牧
雨过一蝉噪,飘萧松桂秋。
青苔满阶砌,白鸟故迟留。
暮霭生深树,斜阳下小楼。
谁知竹西路,歌吹是扬州。
禅智寺,也叫上方寺、竹西寺,在扬州使节衙门东三里。史载其位于蜀冈之尾,原是隋炀帝故宫,后建为寺,居高临下,风景绝佳,是扬州胜景之一。1853年,禅智寺毁于兵火。今在古运河边建设“禅智码头”,留下“禅智寺”字样。
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
唐·刘长卿
古台摇落后,秋日望乡心。
野寺来人少,云峰隔水深。
夕阳依旧垒,寒磬满空林。
惆怅南朝事,长江独至今。
吴公台,在今江苏省江都县,原为南朝沈庆之所筑,后陈将吴明彻重修。吴公台上寺,旧址地处偏僻,现已难寻。
灵隐寺
唐·宋之问
鹫岭郁岧峣,龙宫锁寂寥。
楼观沧海日,门对浙江潮。
桂子月中落,天香云外飘。
扪萝登塔远,刳木取泉遥。
霜薄花更发,冰轻叶未凋。
夙龄尚遐异,搜对涤烦嚣。
待入天台路,看余度石桥。
灵隐寺,位于浙江省杭州市,背靠北高峰,面朝飞来峰,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(公元326年)。相传印度僧人慧理至此,认为飞来峰是“仙灵所隐”之地,遂面山建寺,取名“灵隐”。
钱塘湖春行
唐·白居易
孤山寺北贾亭西,水面初平云脚低。
几处早莺争暖树,谁家新燕啄春泥。
乱花渐欲迷人眼,浅草才能没马蹄。
最爱湖东行不足,绿杨阴里白沙堤。
孤山寺,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风景区,南北朝时期陈文帝(公元522~565年)初年建,有1400余年历史。孤山在西湖的里、外湖之间,因与其他山不相接连,所以称孤山。上有孤山亭,可俯瞰西湖全景。几经重建,改名广化寺。现旧址已废。
寄韬光禅师
唐·白居易
一山门作两山门,两寺原从一寺分。
东涧水流西涧水,南山云起北山云。
前台花发后台见,上界钟声下界闻。
遥想吾师行道处,天香桂子落纷纷。
两寺,指下天竺寺与中天竺寺,位于浙江省杭州市。杭州市天竺山有著名三寺,统称“天竺三寺”(通称上天竺法喜讲寺、中天竺法净禅寺、三天竺法镜讲寺),均系杭州古代名刹。
题宣州开元寺水阁
唐·杜牧
六朝文物草连空,天淡云闲今古同。
鸟去鸟来山色里,人歌人哭水声中。
深秋帘幕千家雨,落日楼台一笛风。
惆怅无因见范蠡,参差烟树五湖东。
开元寺,建于东晋,初名永安寺,唐开元二十六年(公元738年)改名开元寺。现旧址已废,只留下一座开元塔,位于安徽省宣城市区开元小区内。
人月圆·会稽怀古
元·张可久
林深藏却云门寺,回首若耶溪。
苎萝人去,蓬莱山在,老树荒碑。
神仙何处,烧丹傍井,试墨临池。
荷花十里,清风鉴水,明月天衣。
云门寺,在今浙江省绍兴市平水镇南云门山上,始建于晋义熙三年(公元407年)。据史书记载,晋代大书法家王献之曾于此隐居,某夜其屋顶忽然出现五彩祥云,王献之将此事上表奏帝,晋安帝遂下诏改建为寺,称“云门寺”。
人月圆·甘露怀古
元·徐再思
江皋楼观前朝寺,秋色入秦淮。
败垣芳草,空廊落叶,深砌苍苔。
远人南去,夕阳西下,江水东来。
木兰花在,山僧试问,知为谁开?
甘露寺,位于今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后峰,建于东吴甘露年间(公元265-266年),故名“甘露寺”,又因建寺时逢甘露下降故名,后屡毁屡建。相传为刘备东吴招亲之处。
浣溪沙·游蕲水清泉寺
宋·苏轼
游蕲水清泉寺,寺临兰溪,溪水西流。
山下兰芽短浸溪,松间沙路净无泥,萧萧暮雨子规啼。
谁道人生无再少?门前流水尚能西!休将白发唱黄鸡。
蕲qí水,今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,建于唐贞观六年(公元632年)。清泉寺东有泉水,出自石壁间,原有二泉,一名甘露,一名玉液,甘美清香,因名清泉寺。
忆江南三首
唐·白居易
江南好,风景旧曾谙;日出江花红胜火,春来江水绿如蓝。能不忆江南?
江南忆,最忆是杭州;山寺月中寻桂子,郡亭枕上看潮头。何日更重游!
江南忆,其次忆吴宫;吴酒一杯春竹叶,吴娃双舞醉芙蓉。早晚复相逢!
诗中的山寺,指的是天竺寺,在今浙江省杭州市天竺山之南麓。旧说杭州天竺寺每岁中秋有月桂子堕。旧址已废。
行香子·丹阳寄述古
宋·苏轼
携手江村,梅雪飘裙。情何限、处处消魂。故人不见,旧曲重闻。向望湖楼,孤山寺,涌金门。
寻常行处,题诗千首,绣罗衫、与拂红尘。别来相忆,知是何人?有湖中月,江边柳,陇头云。
孤山寺,又叫广化寺、永福寺,在杭州孤山南。
记承天寺夜游
宋·苏轼
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,解衣欲睡,月色入户,欣然起行。念无与为乐者,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。怀民亦未寝,相与步于中庭。庭下如积水空明,水中藻、荇交横,盖竹柏影也。何夜无月?何处无竹柏?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。
承天寺,始建于唐初,据《黄州府志》记载,承天寺原址位于如今的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青砖湖社区,寺庙古建早已荡然无存。如今的承天寺建于2011年,就在一汪碧水的青砖湖边,这是一座有些古意的红墙青瓦房,略显简陋,上悬“承天寺”三字匾额,旁边石碑正面写着“黄州承天寺遗址”,背面刻着《记承天寺夜游》全文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正规股票配资官网网址,股票配资平台安全,杠杆炒股在哪里申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